历史人物与对联
韩信。大汉名将,得萧何举荐,登坛拜将。萧何有知己之恩,偏后来又因萧何之计夺命无常。漂母救命在前,吕雉诛杀于后。观其一生,功莫大焉,然而憾事亦多也。忍辱胯下,成就千古佳话。舍项羽, 投刘邦, 堪识时务者为俊杰。而后奇兵渡陈仓,以闪电战接连平定了三秦、魏、赵诸地,攻城掠地,成为汉名将之首,一跃手握雄兵的实力人物。“生死一知已,存亡两妇人”韩信祠庙上这副对联生动形象地概括了他坎坷曲折的一生。关羽。关帝庙联:“匹马斩颜良河北英雄皆丧胆;单刀会鲁肃江南文武尽寒心”万古丹心盟日月,千年义气表春秋
诸葛亮,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、军事家、外交家。他留给后人了“智慧”、“节操高尚”的光辉形象,是东亚地区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。 诸葛亮 武侯祠遍及我国各地,其中最出名、至今保存最好的是南阳和成都的两祠。两祠中的两幅楹联,令人回味。其一:“ 收两川,摆八阵,七擒六出,五丈原设四十九盏明灯,一心只为思三顾;取西蜀,征南蛮,东和北拒,中军帐按金木土爻之卦,水面偏能用火攻 。”这幅对联巧妙地使用数字,对得工整,概括了诸葛亮出山后27年的戎马政治生涯,综合了世代传说的种种事迹
~
《左传.烛之武退秦师》人物对联的写作趣话
《左传》原名为《左氏春秋》,汉代改称《春秋左氏传》,简称《左传》。
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《春秋》而作。《左传》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。
它起自鲁隐公元年(前722年),迄于鲁悼公十四年(前453年),以《春秋》为本,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《春秋》的纲目,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。 它与《春秋公羊传》、《春秋谷梁传》合称“春秋三传”。
《左传》的作者,司马迁和班固都证明是左丘明,这是目前最为可信的史料。现在有些学者认为是战国初年之人所作,但均为质疑,因为《左传》中某些文章的叙事风格与其他不符,并无任何史料佐证,只能归为臆测。
《左传》对后世的影响也首先体现在历史学方面。它不仅发展了《春秋》的编年体,并引录保存了当时流行的一部分应用文,给后世应用写作的发展提供了借鉴。
仅据宋人陈骙在《文则》中列举,就有命、誓、盟、祷、谏、让、书、对等八种之多,实际还远不止此,后人认为檄文也源于《左传》。《烛之武退秦师》本文选自《左传》僖公三十年。
主要是记公元前630年郑国烛之武利用秦、晋矛盾,向秦伯分析了当前的形势,采取分化瓦解的法,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,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,终于说服了秦伯。秦伯不但撤走了围郑的秦军,反而派兵保卫郑国,迫使晋国不得不撤兵,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。
烛之武临危受命,不避艰险,只身说服秦君,解除国难,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,以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。
由对联选历史人物
答案:B
【试题解析】(甲)据说关羽喜读《春秋》,甚且到了『一目了然』的地步。(乙)出自〈王文濡题江苏扬州华佗庙〉联,「未劈曹颅」是说「曹操有头痛的病症,听说华佗医术高超,便请他来为自己医病。华佗对曹操说必须将他的脑袋切开医治,生性多疑的曹操以为华佗是要来杀害他的,一怒之下就下令杀死华佗」。「曾医关臂」是说「关羽手臂为箭所伤,后来伤口虽然愈合,但每到阴雨天,还是常觉得骨头疼痛。华佗认为那枝箭头上有毒,毒已入骨。只有剖开手臂,刮去骨上的毒药,才能根除后患。关羽便伸出左臂,让华佗剖割」。(丙)出自〈江苏无锡项王庙〉联,「刘」是指「刘邦」,「项」指「项羽」。(丁)出自〈乾隆题山东邹县孟庙〉联,「由仁居义」、「知言养气」、「恻隐、羞恶、恭敬、是非之心」皆为孟子的学说主张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百年教育网 » 用秦汉时期的人物写对联,历史人物与对联